脾不好、容易老, 凉气重、阳气虚, 一个中成药, 脾胃巨大肉体建壮
古代的名医李东垣曾说,“脾胃软弱,百病丛生”,现实上,从脾胃软弱驱动,对东谈主体健康最直不雅的影响那等于容易苍老。为什么会这么呢?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,且认真东谈主体气血的生化,一朝脾胃软弱了,气血就不及了,气血不及了,能不苍老吗?因此,最佳的抗衰总是补脾胃,唯有脾胃巨大了,气血能力实足,气血实足了,肉体才有实力来叛逆苍老。
从脾胃软弱驱动,气血渐渐不及,免疫力驱动下落,凉气就容易侵袭东谈主体,寒为阴邪,伤东谈主阳气,如果永久备受千里寒痼冷的折磨,那么东谈主体的阳气就会绝顶软弱。东谈主体的阳气如果一直处于软弱情景,无法雄浑起来,那么,精气神就会大打扣头,更容易被寒邪困扰,从而造成一个“恶性轮回”。因此,要思解开这个“不良轮回”的死结,最根蒂的时候,照旧要爱护中焦脾胃功能。
要说爱护中焦脾胃功能的经典名方,医圣张仲景的理中丸被称为“温补中焦第一方”。理中丸是出自《伤寒论》,全方由“东谈主参、干姜、甘草、白术”4味中药构成,具有“温中祛寒、补气健脾”的作用。在《伤寒论》中论说理中丸的条规主要有两条,一条是调节霍乱,另一个是大病瘥后,《金匮要略》中提到理中丸(别名东谈主参汤)的条规主要有一条,那等于调节胸痹心中痞满。理中丸所治病症的中枢病机,皆是围绕“脾胃虚寒”而来的。
理中丸全方天然唯有四味中药,但配伍却绝顶经典,后世的经典名方四正人汤、黄芽汤皆是从理中丸的基础演出化而来的。那么,理中丸的配伍究竟潜伏着怎样的玄机呢?全方以干姜为君药,主要起到和睦中焦、助阳祛寒的作用;以东谈主参为臣药,主要起到益气健脾、培补后天、健运助化的作用;以白术为佐药,主要起到燥湿健脾的作用;以炙甘草为使药,主要起到益气和中、缓急止痛、调治诸药的作用。
理中丸天然只用了四味中药,但这四味中药的作用却绝顶巨大,尤其是从医圣张仲景的视线去探究,就会发现理中丸所用的东谈主参、干姜、白术、甘草四味中药实力不俗。有医者从理中丸构成药物在经方中的专揽规矩,发现东谈主参粗略温补元阳,温补脾胃,益气生津,安神定魄,扶正黜邪;干姜粗略回阳救逆,温中暖脾,温胃降逆,辛开苦降、条畅气机,温肺化饮,温化水湿,散寒止痛,温经止血;白术粗略祛风除湿,利水化饮,安胎;甘草益气补心,甘守津还、培补中气等作用[1]。由此可见,理中丸有着极其巨大的功效主治,有着绝顶宽绰的专揽舞台。
那么,理中丸在当代临床中,究竟不错治什么病呢?临床商酌发现,理中丸可用于调节慢性胃炎,溃疡性结肠炎,肠炎,手术后胃肠谈功能错乱,非陡立性肠黏连,消化性溃疡,功能性消化不良,肠易激轮廓征,胃下垂,功能性胃潴留,强劲性呃逆,吐逆,赤子病毒性肠炎,婴幼儿慢性泻肚,阴暑证,心悸,慢性支气管炎,复发性口腔溃疡,多涎症[2]。另外,理中丸也有调节咳嗽、胃脘痛、泄泻、慢性胆囊炎、婴儿肝炎轮廓征、慢性盆腔炎、口腔溃疡、脚气以及昏厥、外伤后便秘、牙痛、筋惕肉瞤证、浮肿、赤子毒性红斑等临床报谈和个案报谈[3]。由此可见,理中丸在临床中真的有着绝顶开阔的舞台。
天然理中丸的治病边界越来越平庸,然而关于理中丸的药理商酌比拟少。有商酌发现,理中丸具有镇痛,止泻,拦截溃疡,拦截小肠鼓舞通顺,拦截胃排空,拦截胃泌素及促胰液素分泌,抗痉挛,增强自主行为,对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,叛逆癌药物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[2]等药理作用。只不外,连年来不管是关于理中汤照旧理中丸的药理商酌比拟少,但还是不影响理中丸在临床中的发展。不外需要留神的是,理中丸的一些留神事项,一是阴虚内热(主要以行为心热、夜间冷汗为主症)和正在伤风发热的东谈主群,不宜使用;二是体内干冷过重导致的胃部不适(胃痛时按压难熬加剧、吐逆物酸臭、泻肚时肛门灼热)的东谈主群不宜使用;三是妊妇和过敏体质的东谈主,不宜使用。
那么,究竟什么情况下不错使用理中丸呢?有医者通过方证商酌,对理中丸的临床推崇和舌脉特征进行了详备梳理,临床症状分为主症、次症和兼症,主要症状为“畏寒肢冷、脘腹难熬、食欲减退、淡舌、薄苔、白苔、千里脉”,次要症状为“神倦怠力、泄泻、腹痛,腹胀”,兼症为“面色白、羸弱、吐逆、失眠”等;主要舌症为淡红舌、灰暗舌,胖舌、齿痕舌,白苔、薄苔、腻苔;主要脉象为细脉、千里脉、弱脉[4]等。总之,一个理中丸,粗略科罚“脾不好、容易老,凉气重、阳气虚”所激发的问题,合理专揽,粗略让脾胃巨大、肉体建壮,真好!
参考文件[1]李爱玲.理中丸(汤)临床专揽的文件商酌[D].北京:北京中医药大学,2012:1-43.
[2]张保国,刘庆芳.理中丸(汤)当代药效学商酌与临床专揽[J].中成药,2010,32(11):1957-1960.
[3]白钰,陈永灿.理中丸临床专揽概况[J].江苏中医药,2013,45(7):75-77.
[4]宁劼怡.基于医案数据挖掘的理中丸方证规矩商酌[D].南宁:广西中医药大学,2021:1-74.